開咖啡店,從來沒有遇見過像瑞幸這樣快的!12月25日,剛剛過去的圣誕節(jié),出道不滿1年的瑞幸咖啡宣布提前完成全年2000家門店的布局,平均每天
開咖啡店,從來沒有遇見過像瑞幸這樣快的!
12月25日,剛剛過去的圣誕節(jié),“出道”不滿1年的瑞幸咖啡宣布提前完成全年2000家門店的布局,平均每天新增5.5家門店,覆蓋全國22個城市。
要知道,全球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在中國深耕了17年,才把門店開到2000家。
日燒錢300萬,仍屬“預期范圍”
得益于內地龐大、快速增長咖啡零售市場,以及充裕的風頭基金,瑞幸咖啡短時間內便躋身行業(yè)獨角獸的位置。
7月11日,瑞幸咖啡(luckin coffee)官方傳出消息稱,公司完成了一筆2億美元的A輪融資,融資完成后,平臺估值達到10億美金。
12月12日,瑞幸咖啡宣布B輪融資成功,再次融資2億美金。B輪過后,瑞幸估值已經達到了22億美金。不僅實現(xiàn)了估值翻倍,而且將行業(yè)排名第三位的Costa遠遠地甩在后面,成為僅次于星巴克的行業(yè)獨角獸。
資本寒冬的時代背景下,瑞幸咖啡,作為一家成立不到1年的公司,卻能如期完成融資并迅速占有市場,可以說是“非常耀眼”。
而這一切得益于瑞幸咖啡“用互聯(lián)網思維和速度來做咖啡”。
與星巴克總是搶占中心CBD的策略不同,瑞幸咖啡多是在一些“犄角旮旯”地塊,而且,他們更善于借助互聯(lián)網手段“抓取用戶眼球”:
瑞幸咖啡的價格通常都很親民,再加上一直存在的優(yōu)惠活動,折算下來每杯咖啡不超過20元。“雙十一”期間,更是創(chuàng)下7天1820萬杯的銷售記錄。
此外,瑞幸咖啡都是在線APP支付,而且還提供外送服務。如此,不僅降低了獲客成本,而且也沒有給人“喝咖啡高大上”的感覺,讓人在喝咖啡的時候真正地放松自己。
當然,如此急速的擴張,以及大規(guī)模的“燒錢”補貼,注定了瑞幸咖啡的財報數(shù)據不好看:在已曝光的B輪融資計劃書中,企業(yè)累計凈虧損達到8.6億,每日虧損將近300萬元。
但瑞幸咖啡的反應卻非常冷靜,表示一切符合預期,而且會堅持補貼,并表示2019年會持續(xù)擴大門店數(shù)量。
不,瑞幸最大的對手不是星巴克
中國本土咖啡品牌的迅速崛起,讓咖啡行業(yè)迎來了更激烈的較量。
“打敗星巴克”成為咖啡行業(yè)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。近些年,有十多個新品牌前仆后繼,要攻下這座山頭,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。
作為一個新興品牌,瑞幸咖啡憑借“線上+線下”的新零售模式,以及大幅度的補貼迅速開拓市場,成為國內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。
能夠做到這些,歸根到底是“有錢可燒”。等到融資出現(xiàn)問題,或者資金鏈開始斷裂,消費者會不會選擇放棄,甚至是投入星巴克的懷抱呢?
可以說,瑞幸咖啡能否成功的確需要“有錢可燒”,但這與星巴克沒有關系,或者說,瑞幸最大的對手并不是星巴克。
就整個行業(yè)而言,2017年,內地市場咖啡人均消費量 0.003杯/人/日,與美國(0.931杯/人/日)差距懸殊。即便是韓國和日本,咖啡消費也分別達到0.329和0.245杯/人/日。而從增速上看,中國咖啡年增長率在10%左右,遠高于全球市場2%的增長率
換言之,國內咖啡行業(yè)仍處在發(fā)展初期,未來數(shù)年還會出現(xiàn)每年超過兩位數(shù)的復合增長率。對于瑞幸咖啡來說,目前的市場規(guī)模和門店數(shù),還沒有達到一個成熟咖啡連鎖店的要求。
如此,未來發(fā)展的關鍵在于瑞幸咖啡自己。
盡管市場發(fā)展空間很大,可門店擴張速度過快同樣會出現(xiàn)資源閑置,成本激增??紤]到瑞幸現(xiàn)有的補貼機制和擴張策略,實際成本壓力可能會更大,一旦資金鏈與公司擴張出現(xiàn)失調,瑞幸咖啡難免會走上共享單車的“舊路”。
下一波操作:赴港IPO上市?
從成立到完成2000家門店的全國布局,不到1年的時間,瑞幸咖啡市場估值便達到了22億美金,這表明無論是資本還是市場,大家對瑞幸的運營模式還是比較認可的。
在胡潤研究院發(fā)布的《2018第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(qū)獨角獸指數(shù)》中,34家新晉獨角獸企業(yè)中,瑞幸咖啡成立時間最短,估值70億元,成為獨角獸中的翹楚。
盡管如此,快速開店、消費補貼、市場推廣……這些都需要有資本來支撐。而瑞幸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,并拉騰訊入局,流量和資本都有了充實的基礎,未來是否IPO上市成為了市場最關注的話題。
據外媒報道:瑞幸咖啡已把IPO事宜提上日程,正在與海外投資銀行展開初步討論,最終有可能在明年上市,最有可能的上市目的地是香港或紐約。
通過網上企業(yè)認證信息查詢,可以看到,瑞幸咖啡已經在境外注冊瑞幸咖啡(香港)有限公司。這可以說,瑞幸咖啡已經為赴港IPO上市做好了準備,甚至是正在加速推進。
如果瑞幸咖啡成功上市,能打敗星巴克嗎?
結語
“資本寒冬+消費升級”的大背景下,純粹地燒錢所帶來的邊際效應正在不斷減少。廉價之外,高性價比成為消費者的首選。如何能夠在各種補貼的同時,提升咖啡口感和消費體驗,創(chuàng)新服務模式,這或許才是瑞幸咖啡最該考慮,并為之努力的地方。
畢竟,瑞幸發(fā)展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不是資本,不是星巴克,而是自己的策略與產品。